为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、激发研究生创新热情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,同时为贯彻全国和上海市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,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,11月8日,由437ccm必赢国际主办的第七届“新化学与新材料”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图书馆第三报告厅成功举办。本次论坛共有190余人参加,汇聚了来自上海师范大学、东华大学、中科院有机所等6家科研单位的顶级专家学者,和众多参会研究生齐聚一堂,共同开启一场聚焦化学与材料领域前沿动态的学术盛宴。

论坛于上午08:30准时拉开帷幕,437ccm必赢国际李亚院长担任开幕式主持。他在致辞中首先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与参会研究生表示热烈欢迎,强调本次论坛旨在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,并鼓励同学们立足化学与材料领域的前沿动态,勇于探索。
研究生院王金果院长在开幕式致辞,他指出新化学与新材料是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领域,研究生作为科研生力军,以本次论坛为契机,在交流中拓展视野、锤炼本领,为区域乃至全国的新化学、新材料创新发展注入青春动能。

开幕式后,论坛进入特邀报告环节,6位特邀专家依次分享前沿成果:上海师范大学卞振锋教授围绕《光催化回收贵金属的原理与技术》,解析了光催化在资源循环领域的应用潜力;东华大学王刚教授以《半导体功能纤维与织物电子系统》为题,展示了材料与电子交叉领域的创新方向;中科院有机所胡振一教授分享了《PhosTAC-靶向蛋白磷酸化调控的双功能分子》,深入探讨化学生物学的前沿技术;上海交通大学陈悦天研究员聚焦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动态稳定性》,分析了新能源材料的关键科学问题;华东师范大学余金生教授带来《官能团化(杂)手性环系合成研究》,展现了有机合成领域的创新方法;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尹学博教授作《2025诺贝尔化学奖解读》,解读了年度化学领域的突破性成果。

下午的研究生报告环节中,来自东南大学、江苏大学、东华大学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17名研究生依次登台,围绕新化学合成、功能材料设计、器件性能优化等前沿方向,分享了各自的最新研究进展。437ccm必赢国际张丽娟、孙彦刚、轩慧霞三位教师组成点评专家组对每位同学的汇报予以点评,对报告的内容、研究方法、逻辑框架等提出建设性意见,现场互动频繁,气氛热烈而高效。汇报结束后,芮一川老师总结了本次论坛的学术成果,肯定了参会同学的创新潜力,并为评选出的“优秀汇报奖”和“优秀海报奖”代表颁发荣誉证书。

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,不仅搭建了化学与材料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,更激发了青年学子的科研热情。未来,437ccm必赢国际将持续聚焦人才培养与科研提升,拓宽师生学术视野,强化原始创新能力,为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。
